氣候變遷教學資訊平台

跳到主要內容

:::

一、緣由與目的

行政院為提升及健全台灣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擬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將臺灣的氣候變遷調適工作分為八大領域,分別為:災害、維生基礎設施、水資源、土地使用、海岸、能源供給及產業、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健康,並研訂各領域的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推動臺灣整體氣候變遷調適的發展。教育部肩負著知識推廣之重責大任,為了呼應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針對氣候變遷調適之教育規劃「通才」與「專才」培育雙主軸方式,藉由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教學聯盟計畫成立大專九大專業領域教學聯盟,及中小學教學聯盟,透過個別計畫推動與整合,提昇跨領域間資源共享與合作,促進教學聯盟遍地拓展。

二、教學聯盟運作機制

教學聯盟運作機制如下圖 ,主要目標為藉由提供各領域之「氣候變遷調適專業融入補充教材」等各種教學資源之交流分享,提升國內相關領域教師於氣候變遷方面的專業學識,使教學聯盟成員教師皆具備氣候變遷調適之業領域教學能力,以培育更多具氣候變遷調適專業素養之學生。教學聯盟推動辦公室則協助維護交流平臺,並提供教學聯盟成員教師相關資訊、種子教師培訓、課程助教培訓等協助,使教學聯盟能順利運行。 此外,期望藉由教育部提供之相關教學補助,提供教材資源、補助款項、助教培訓等方式,吸引更多教師加入教學聯盟、提高教師開課意願,廣設專業課程,並透過教學成果展現、修正及充實教材內容等方式之經驗回饋,豐富教學聯盟的內容。

教學聯盟運作機制

目前規劃之教學聯盟課程模式主要分為「開設單一專業課程」及「開設特色課程群組」兩種形式,內容如下說明:

1.開設單一專業課程

藉由單一門專業課程,完整講授專業融入補充教材相關內容,培育修課學生之相關核心能力,使學生能在該課程中習得該領域氣候變遷調適衝擊與風險評估方法、建構調適能力,並分析跨領域問題。課程規劃上除了使用專業課程教材授課外,亦進一步配合使用實驗教材,讓學生透過實際操作,熟悉氣候變遷衝擊評估及調適決策流程。

開設單一專業課程之益處在於課程規劃期程以一學期為主,能確保學生接受完整課程的培訓,在設計學習成果競賽或主題研究發表等教學成果展現活動時,亦較容易召集所有修課學生,課程安排上較自由多元。而授課教師除了使用專業融入補充教材以及實驗教材外,剩餘授課時間可結合教師本身專業,講授其他內容或跨領域知識,使課程更加豐富。

2.開設特色課程群組

特色課程群組由兩門以上課程組成,為系統性之課程組合,依循由基礎必修課程開始,銜接至核心課程、進階課程的脈絡,使學生能於循序漸進地修習該課程群組後,學會氣候變遷衝擊評估及調適之專業技能,並分析跨領域問題。

開設特色課程群組之益處在於課程規劃時,安排系所之基礎必修課程作為入門,有助於讓學生先認識氣候變遷調適基礎概念,提早認識相關議題,提高學生未來選修氣候變遷調適相關課程之意願。而授課教師依照開設課程分配到的章節學習重點準備課程教材,因此教學內容可以更深入。